

医生,我家宝宝都五六岁了,还在床上“画地图”!快过年了,如果要带孩子到亲友家过夜咋办?
长大了自然会好了?
平时在儿科门诊,这样的病例屡见不鲜,家长也比较困惑,不知道该不该就医,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还小,等长大自然就好了,殊不知,有部分的患儿遗尿症状将持续到成年期。
什么情况下,应该带遗尿的孩子前来就诊?
一般来说, 3岁到5岁之间的孩子,如果每周遗尿大于5天;5岁以上的孩子,如果每周遗尿大于2天,持续3个月以上者,都是应该选择就医的。
对于儿童来说,尿床是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的第三大创伤性事件,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杀手,不治会对孩子的智商、心理健康、发育等都有影响。
千万别因“尿床不是病”的错误观念,而延误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机。
NO.1
影响健康 尿床可导致免疫力低下、消化功能差,影响孩子体格生长发育,多数尿床的孩子身材瘦弱、矮小。
NO.2
影响智商 尿床的孩子智力、记忆力可下降,且有多动倾向和注意缺陷。
NO.3
影响第二性征发育 男孩易出现小阴茎、小睾丸,女孩易出现小子宫、小卵巢等症状,成年后易患不孕不育症。
NO.4
心理方面 长期尿床,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对其完整人格的建立极为不利。尿床还会导致孩子自卑、孤僻内向、焦虑等的发生,家长的误解和责备更是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孩子为什么会尿床?
01 中医学认为
小儿遗尿多与肺、脾、肾、膀胱、三焦功能失调有关,其病因有寒热之别,因寒所致者主要是由于脏腑虚寒,如下元虚寒,肾与膀胱阳气温煦不足,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不能制约水道而致遗尿;或因上焦肺虚,中焦脾弱而成肺脾两虚,气虚不固,而小便自遗。热所致者常与肝经湿热或肾经虚火有关。临床上以寒者居多。
02 西医认为
遗尿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
①遗传;②抗利尿激素水平不足;③中枢唤醒障碍;④膀胱功能障碍;⑤排尿训练不当;⑥心理因素。
此外,如果孩子在入睡前喝了大量的水或饮料,容易引起尿床。
大量研究表明,一个孩子的遗尿可以有一个病因,也可能是多个原因共同作用,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遗尿。
孩子遗尿如何治疗?
首先是建立合理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遗尿症儿童晚饭或睡前3小时尽量少饮水或牛奶,饮食宜多吃蔬菜和水果,防止发生便秘,睡前忌过度兴奋或剧烈活动,并养成睡前排尿的习惯。
其次是增加膀胱功能训练,督促孩子在白天多饮水,并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使膀胱扩张,要排尿时,训练孩子适当憋尿,提高膀胱控制力。
最后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中西药以人工合成抗利尿激素使用较多,主要为去氨加压素,也可通过物理方法治疗,如给患儿安上遗尿报警器,一旦发现患儿尿床,报警器就会响起,从而使其形成条件反射,以减少遗尿;中医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对治疗遗尿积累了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中药可单独使用也可与西药联合应用。根据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临床上多以温补肾阳、固涩膀胱、补脾益肺等为主要治法;对肝经湿热者,治以清利热湿、泻肝止遗;对心肾失交,虚火内扰者,则以清心滋肾、安神止遗为法。
眼下正是遗尿症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寒冷,孩子的运动量减少,再加上人体内部的抗利尿激素在冬季会相应分泌减少,更容易导致孩子发生遗尿。
小儿中医馆开展对遗尿儿童专病诊治,根据患儿病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通过中药内服、针刺推拿、拔罐艾灸、超声导入、耳穴压豆、结合我院自制遗尿穴位貼等中医特色疗法,内外结合,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有益于广大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
提醒家长朋友们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们心中的小天使,孩子尿床了,切忌大声呵斥甚至打骂,要多多鼓励,帮助孩子树立战胜遗尿的信心,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
林向韶
副主任中医师
小儿中医馆主任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及保健工作近20年。先后在瑞安市人民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进修学习,曾师从于国家级名中医陈颖异主任医生、广东省名中医万力生教授,集各家之所长,积累了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
擅长运用小儿推拿、拔罐、艾灸、针灸、耳穴、挑疳积等中医传统外治法及内治法治疗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擅长于小儿慢性咳嗽、厌食、疳症、多汗、便秘、腹泻、夜啼、小儿遗尿、多发性抽动症、营养不良及儿童中医体质调理等。
【出诊时间】周一、三、五全天;周二、四上午,周六轮班
【出诊地点】门诊三楼小儿中医馆302诊室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