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我院眼科门诊来了一位奇怪的小病人。妈妈抱着小朋友说:“小孩子一到晚上眼睛就会发光,有两三个月了,发白色的光。”小朋友稚嫩的小脸上尽是天真,望着爸爸妈妈大眼眨呀眨,什么也没说。“小孩子才一岁,之前也没有正规的体检过,我们不放心,在网上查了查,觉得有点严重,所以就想来医院查一下。”爸爸也这么说。
眼科陈医生一听,直接给小朋友用电筒照射了下眼睛,发现左眼瞳孔区有很明显的白色反光,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给他镇静、散瞳之后用RetCam仪检查眼底,发现小朋友左眼的眼底长了一个白色的巨型眼内肿物,肿物呈结节状隆起,表面不平,可以看见明显的血管,占了约2/3玻璃体腔内的体积,周边玻璃体腔内也发现有许多散落的小肿物,右眼眼底尚未发现眼底肿物。1周岁的婴幼儿,明显的白瞳症病史,以及明显的伴发新生血管的眼内肿物,结合这几点,陈医生马上做出了判断:左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可能性大,急需转上级医院治疗。在向这对年轻的父母详细的告知病情之后,陈医生直接联系了温医附属眼视光医院的眼底中心的医生进行转院,在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之后,确诊为左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并进行住院治疗。
视网膜母细胞瘤,在婴幼儿眼病中,是性质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生于视网膜核层,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多发生于5岁以下,可单眼,双眼先后或同时罹患,本病易发生颅内及远处转移,常危及患儿生命,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肿瘤在眼内生长时外眼正常,因患儿年龄小,不能自述有无视力障碍,因此本病早期一般不易被家长发现。当肿瘤增殖突入到玻璃体或接近晶体时,瞳孔区将出现黄光反射,故称黑蒙性猫眼,此时常因视力障碍而瞳孔散大、白瞳症或斜视才被家长发现。在肿瘤的进展期,瘤细胞沿视神经向颅内蔓延,也可能穿破巩膜进入眶内,导致眼球突出;也可向前引起角膜葡萄肿或穿破角膜在球外生长,甚至可突出于睑裂之外,生长成巨大肿瘤;甚至经血行转移至骨及肝脏或全身其他器官。
在这里,陈医生呼吁大家: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眼健康,不要在发现异常后才去医院检查眼睛。在婴幼儿时期,由于孩子表达能力的欠缺,很多疾病容易被忽略,因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定期的保健体检,专业的医疗意见,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院,眼科医生会对出生一周内的新生儿及早产儿进行视网膜筛查,这一项目,是我院与温医附属眼视光医院儿童眼底病中心的合作项目。目前,项目合作期已一年,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科室的相互协作下,取得了重大进展。截止2013年12月底,我院眼科已完成眼底筛查724例,其中发现单眼视网膜母细胞瘤(RB)1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3例,先天性白内障1例,视网膜色素变性1例,极大地提高了我院出生的婴幼儿眼底异常的发现率,有效的保证了新生儿的眼健康。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