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太平祥和气,感恩戴德缅先人。举国欢腾赛龙舟,锣鼓喧天庆端午。
端午节乃中国的民间传统节日,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关于端午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而且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地腊节等。虽说法及名称各有不同,但总体上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
至今流传下来广为人们所熟知的有,划龙舟、食肉粽、佩香囊、饮雄黄、避瘟神、驱五毒等等。而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当时并非叫龙舟赛,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祭神及自娱,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为保住其身不让鱼虾蟹所食,而人们纷纷将饭团、鸡肉等食物丢下湖,而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于是人们纷纷效仿。后又怕饭团被蛟龙所食,就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发展成粽子,而各地包法各有不同。之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等地,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富有当地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英国等。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祭龙头”仪式等,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盛传于世。
而这些习俗在不同地区各有说词,现也无从考究,但这始终乃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代代相传。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儿保科 杜棉棉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