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通讯员 丁小雪)9月28日晚,瑞安市妇幼保健院的分娩室里格外安静,一次不同寻常的自然分娩正在紧张地进行着。这里没有产妇声嘶力竭的喊声,只有医生和助产士的加油鼓劲声和一个个鼓励的手势、示范的动作和眼神的交流。
20时16分,21岁的聋哑产妇顺利自然分娩,在无侧切的情况下,产下一名男婴,体重3190克。
据瑞安市妇幼保健院分娩室护士长余丽珍介绍,这名特殊的产妇小琴(化名)天生聋哑,绝大部分的聋哑产妇都会因分娩过程中不方便跟医生和助产士沟通选择剖宫产手术,不过小琴的各项指标都符合自然分娩要求,在医生的鼓励下,她很勇敢地选择了自然分娩。
9月28日上午9时,小琴被推进产房。由于小琴的特殊情况,加上年龄较小,家里人十分重视,分娩室特意安排一位助产士对她进行产前心理辅导及健康指导,缓解小琴的压力和不适,还让她的母亲在产房进行陪护。
“不要害怕,做一位勇敢的妈妈,你可以的。”在小琴宫缩最强烈的时候,助产士紧握她的手,鼓励她不要紧张,并在整个待产期间,一直守在小琴的床头,不断用手试探宫缩情况,同时耐心地用手机打字,并通过形象的手势和动作,教她呼吸减痛法。
生产过程中,小琴一开始非常紧张,于是通过手机打字与医护人员交流,并告诉大家她疼得特别厉害,于是,护士为小琴进行穴位按摩减轻疼痛感,还通过动作示范指导她如何用力,如何配合助产士。当遇上实在无法沟通的情况,小琴的母亲也会在一旁帮忙“翻译”。慢慢地,彼此交流变得越来越有默契,小琴的一个手势、一个点头都能及时得到回应。
产房里没有了产妇声嘶力竭的叫喊声,医生紧张有序地开展着工作。“在我工作的这些年来,我从未感受过如此安静产房,大家各司其职,有人负责拉着产妇的手安抚,有人时刻关注监护仪器上的指标,有人则拿着医疗器械来回奔走准备,所有人都在给小琴加油打气,她真的很勇敢”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助产士陈晶晶这样说道。
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随着一声啼哭,产房内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湿了眼眶,大家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医护人员通过简单的手势向小琴表达喜悦的心情,希望小琴能够听见大家内心的祝福。
一个美好的分娩经历,离不开产妇与助产士、医生的良好沟通、配合, 可这一切对于聋哑人来说,却是难上加难的问题。过度紧张的情绪、身体疼痛加重、语言不通的沟通障碍都很容易加重她们对分娩的恐惧,这也是摆在产科医护人员面前的难题。此次不同寻常的自然分娩,让大家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用爱沟通的美好结局。
一直以来,瑞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医务人员始终陪伴在产妇身边,以专业的助产操作,强大的服务阵容,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保护母婴安全!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