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积极应对微生物耐药带来的挑战,提高社会公众对耐药的认识水平,遏制微生物耐药发展与蔓延,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在11月18~24日组织开展“2021年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活动。以“扩大认知,遏制耐药”为主题,通过广泛宣传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和医务人员对耐药危机的认识;牢固树立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观念,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的良好氛围。
借助这个时机,药师带你认识一下抗微生物药物。
一、何为抗微生物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是指对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只有在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导致人体炎症病变的时候才能使用。
二、平时使用误区
1.一感冒发烧就服用抗微生物药物
大部分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而发烧只是一种症状,需经医生诊断、明确病因后再用药,此时滥用抗微生物药物但对病情没有帮助,还可能增加细菌耐药的风险。
2.咳嗽、腹泻就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并非所有的咳嗽都是细菌感染引起,而腹泻也未必是细菌感染胃肠道所致,如腹部受凉引起的肠蠕动加快,对食物过敏引起肠道反应,此类腹泻没有细菌感染存在。
3.认为越是新的、贵的抗微生物药物疗效越好
抗微生物药物无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不同抗微生物药物针对不同疾病、不同病源菌。以价格的高低来判断药物的好坏是错误的,不要迷信新药或者高价药。
4.主动要求医生开药、挂盐水
有些人一生病就急着上医院要求医生开盐水输液,以为输液病会好得快,其实这是误区。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输液治疗,一般的感染性疾病以口服抗微生物药物为主,病情严重者才考虑静脉给药。
5.使用抗菌药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菌药。因为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
三、滥用抗微生物药物的不良后果
不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会使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如果长期或大量使用广谱抗微生物药物,使对抗微生物药物敏感的细菌受到抑制,而不敏感细菌乘机在人体内大量生长繁殖,菌群间的平衡被打破,引发新的感染。不合理使用可导致细菌耐药,最严重的甚至产生“超级细菌”,这类细菌对所有抗微生物药物效果变差,或者完全无效。
四、我们应该怎么做
遏制耐药不仅仅是医务人员的事情,作为普通民众,我们也可以通过改变一些习惯来保护抗微生物药物,可以多运动增强抵抗力,通过预防感染来减少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遵照医嘱按正确方法用药,不随意购买抗微生物药物等。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