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是新生儿死亡发生的重点人群,也是易发生远期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
分类:
1.低危早产儿:胎龄≥34周且出生体重≥2000克,无早期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生后早期体重增长良好的早产儿。
2.高危早产儿: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克、存在早期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生后早期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等任何一种异常情况的早产儿。
出院后管理:
管理对象:出院后至36月龄的早产儿。
随访次数:
(1)低危早产儿:建议出院后至矫正6月龄内每1-2个月随访1次,矫正7-12月龄内每2-3个月随访1次,矫正12月龄后至少每半年随访1次。根据随访结果酌情增减随访次数。
(2)高危早产儿:建议出院后至矫正1月龄内每2周随访1次,矫正1-6月龄内每1个月随访1次,矫正7-12月龄内每2个月随访1次;矫正13-24月龄内,每3个月随访1次;矫正24月龄后每半年随访1次。 根据随访结果酌情增减随访次数。矫正12月龄后,连续2次生长发育评估结果正常,可转为低危早产儿管理。
随访主要内容:
(1)询问既往信息;
(2)全身检查,体格生长监测与评价;
(3)神经心理行为发育监测与评估;
(4)特殊检查: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筛查及儿童眼病筛查和视力检查、听力筛查,以及其他必要的辅助检查;
(5)喂养、护理、疾病预防及早期发展促进指导;
(6)异常情况的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
结案:体格生长及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正常的早产儿,实际年龄满24月龄时可以结案;暂时不能结案者管理至36月龄时结案。结案后的早产儿转入儿童保健系统管理。
备注:内容来源于国家卫计委2017年发布的《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早产儿随访门诊:
按照《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构造“月月跟踪-阶段评估-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再评估-再干预”的早期发展指导模式,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系统的测评、干预的健康指导模式。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周六上午
地点:门诊7楼708诊室
专科医生介绍:
江慧锌,女,主治医师。从事新生儿工作5年,儿童保健工作8年,曾在温州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高危儿的规范管理工作。擅长:高危儿随访。
王大化,男,主治医师。从事新生儿工作6年,曾在浙江省儿童医院进修学习1年。擅长:早产儿随访、儿童行为发育疾病等。
儿保 黄益华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