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热是小儿许多疾病发生过程中最常见的症状。 小婴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许多外界因素(进食、运动、哭闹,衣被过厚、环境温度过高)都可使体温升高。一般认为肛温超过37.8℃,口温超过37.5℃,腋温超过37.4℃为发热。腋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度发热,39-40℃为高热,超过40℃称超高热。
发热期间请您注意:
1.详细告知医护人员发热时问,体温波动情况,发热时有无面颊潮红或苍、白 ,呼吸增快,烦躁或嗜睡,是否伴四肢冰冷、寒战、惊跳,甚至出现惊厥等症状。
2.及时采取正确、合理的降温措施。
(1)物理降温:可采用打开包被(小婴儿)、头部冷湿敷(解热贴敷前额)或头枕冰袋,温水(35-37℃)擦浴等方法。
(2)体温超过38.5℃时,护士会按医嘱采用药物降温。 降温处理后半小时到1小时测体温,注意孩子意识改变及出汗情况,防虚脱。 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告知医护人员。
(3)尽快降低环境温度,避免直接吹风。
3.患儿每2-4小时测温1次,超高热者可缩短测温间隔时间。
4.注意卧床休息,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降温后出汗较多,应及时更换衣服及被褥,防止受凉。加强口腔护理。高热者四肢厥冷时局部需保暖。
5.根据病情鼓励孩子多饮水,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
6.对有高热惊厥史或出现惊跳的患儿要及早告知医护人员,需要遵医嘱尽早降温处理,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家庭护理:
1.当孩子有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及时注意体温变化。 如有异常,及时来院就诊。婴儿高热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用温水洗澡。
2.有热性惊厥史的小儿。
1)家中常备体温表一支;
2)备退热药,体温大于38.5℃以上服退烧药,再次服用必须间隔4小时以上;
3)发生惊厥时要平卧, 头侧向一方,及时送医院。
衷心祝愿您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普儿病区 谢江强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