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黄疸是指由于新生儿时期胆红素代谢特点或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及粘膜黄染的临床现象。接近60%足月儿及80%早生儿在出生后第一周会出现黄疸。
1、导致黄疸的原因?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第三天到第五天达峰,但是病理性黄疸可能和生理性黄疸并存。常见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包括:
1、大部分为胆红素代谢酶活力不足导致黄疸,一般预后较好。
2、新生儿溶血病:血型不合性溶血病,如ABO溶血病或RH溶血病,这类宝宝黄疸出现时间早,黄疸重,需要早期住院治疗;G-6-PD酶缺陷病;头颅血肿等血管外溶血。
3、新生儿败血症:感染导致的黄疸较以前减少,但需要及时发现,早期治疗感染,才能避免感染加重,避免不良后果。
4、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黄疸消退慢,会影响宝宝智力等发育,需要及时筛查出来。
5、肝炎、胆道闭锁等:这类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需要在出生3个月前诊断明确,以免影响预后。
6、母乳性黄疸:常见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是黄疸迁延不退的主要原因,部分宝宝持续2-3个月黄疸才消退,做出母乳性黄疸前需要排除其他原因。
7、其他一些先天性胆红素代谢酶异常,较为少见。
2、新生儿黄疸水平如何初步评估?
可以采用克莱默法则(Karmer’s rule)初步判断新生儿黄疸水平,但仅供参考,评估新生儿黄疸水平以血胆红素为准。
克莱默法则(Karmer’s rule):
1级(只累及面颈):10mg/dL
2级(躯干上部到肚脐):15mg/dL
3级(肚脐下到膝盖):20mg/dL
4级(手臂和小腿):25mg/dL
5级(手掌和脚掌):﹥25mg/dL
3、新生儿黄疸测定金标准是什么?
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SB)是测定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金标准。经皮胆红素(TcB)可减少侵入操作,适合动态监测,但不一定准确。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SB)与经皮胆红素(TcB)数值在列线图上的相关性还不确定。
4、新生儿黄疸什么时候需要治疗?
新生儿黄疸可以是正常发育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严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后者常需要治疗。以下黄疸特点需要警惕:
1)黄疸出现过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疸进展快:血清胆红素浓度每日上升较多。
3)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在第2周末,早产儿在第3-4周末仍有黄疸
4)黄疸退而复现。
5)出现在有基础疾病的新生儿。
黄疸诊断和治疗主要参照下面光疗曲线图。医师需要根据宝宝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时龄和有无高危因素等,才能做出病理性黄疸诊断和治疗评估,不是根据一个固定数值,这个需要家长理解。综合其他因素黄疸数值超过相应曲线值,考虑蓝光治疗,如果黄疸更严重,或光疗失败需要考虑换血治疗。
5、正常新生儿随妈妈出院后黄疸什么时候复查?
目前参考Blutani曲线,根据新生儿出院时的时龄(出生几小时)测定的黄疸数值对应下图中风险区间,按不同风险区间要求的复查时间来医院随访。
风险分级 |
小时胆红素值 |
复查时间 |
干预手段 |
高风险区 |
95百分位 |
4-8小时内 |
住院治疗 |
较高风险区 |
75百分位 |
8-12小时内 |
密切观察 |
较低风险区 |
40百分位 |
48小时 |
短期随访 |
低风险区 |
<40百分位 |
3-5天 |
观察 |
6、哪些退黄方法不建议
1)中成药,包括茵栀黄口服液等没有高质量循证依据支持,中草药外洗没有循证依据支持退黄有效,不建议使用。
2)益生菌,没有循证依据退黄有效,不建议使用。
3)晒太阳:退黄效果有限,太阳直晒紫外线会损伤宝宝娇嫩的皮肤,不建议采用。
4)停母乳:母乳性黄疸也是不建议停母乳,不要为了诊断母乳性黄疸而去停母乳,影响宝宝喂养。
声明: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和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