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生病了,爸爸妈妈都会感到很焦虑,这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切不可因为自身心情的原因,干扰了与医生的有效交流。带宝宝去医院时,要特别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与医生沟通时,建议宝爸宝妈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要夸张地强调宝宝的病情:在谢医生的门诊里,有的妈妈害怕医生因为轻视了宝宝的病情而不用心诊断,便会将宝宝的病情描述得很严重,殊不知这样可能会对医生造成误导,因为医生不可能在有限的就诊时间里观察出宝宝所有症状,所以妈妈的表述对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是很有帮助的,而妈妈夸张强调孩子的病情,就可能会导致医生给宝宝进行过度的诊治,这样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
2.不要催促医生开药:在门诊经常有这样的宝妈,一见到医生,病情还没介绍清楚就要求
医生给自己的宝宝开一些药,而这些药多是一些抗生素,比如头孢、阿奇等,如果医生拒绝给宝宝使用抗生素,有的家长还会与医生大声争执,认为医生不负责任,不给宝宝好好的看病。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医生不愿意轻易给宝宝使用抗生素才是对宝宝负责的表现,希望家长能够相信并理解医生。
3.不要用其他医院的诊断结果与医生争论:有的妈妈带宝宝去医院看病时,当医生做出诊断后,便会拿出去其他医院的诊断结果与医生争论,原来在来医院之前,已经带着宝宝走了好几家医院。这种方式很不妥当,不仅会让医生感觉不悦,甚至可能在各家医院转战之间耽误了宝宝的治疗。不过,将之前的诊断结果带来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给看诊医生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4.要记住所有给宝宝吃过的东西叫什么:很多时候,医生询问孩子的状况时,会问到宝宝有
没有在吃什么药?吃的什么牌子的维生素D? 什么牌子的配方粉?什么益生菌?有些家长能准确地说上来,但有些家长并不能。其实,无论是配方粉、食物、营养补充剂还是药物,家长都应该记下确切的名字,便于看诊过程中提供给医生,这对病情的诊断可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记不清,请用手机拍下来。
带宝宝看病,与医生沟通需要注意的这四点,希望对您有帮助!
医生简介: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普儿病区主任
毕业于贵阳医学院,浙江大学临床医学部,从事儿科工作23年,其中8年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工作经验,曾担任瑞安妇幼保健院急诊科主任、普儿病区主任,先后到浙江省儿童医院、省妇保、浙江省人民医院、温州育医儿童医院进修。
擅长:儿科各类常见病、危重症急救及新生儿疾病诊治。
门诊时间:周三、五、六早上
门诊时间:5楼530诊室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