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健康咨询热线: 0577-66888120
咨询时间: 08:00-11:30 | 14:00-17:00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盆底疾病系列科普之二---压力性尿失禁

作者:郑海雪 孙慧慧 来源: 发布时间:2021/4/23 10:42:50 浏览量:

 

怪怪怪!!大人也会尿裤子?

 

上周一,瑞安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郑海雪医生的门诊来了一位身材姣好,打扮时髦的女性,刚一坐下来,就开始脸红。

海雪:请问您哪里不舒服?

患者:郑主任,我今年45岁了,最近半年总是感觉小便憋不住,像抱小孩呀、提水桶呀、甚至听了个笑话都会尿裤子,我这是哪里出现问题了吗?

海雪听到这,心里大概有了数,不紧不慢的继续问道:平时有干重体力活吗?

患者:我平时很少干家务的。

海雪:那你孩子生了几个,孩子出生体重是多少?

患者:孩子也才生一个,不过是个8斤的大胖小子,生的时候可辛苦了。

郑海雪点了点头,说:你呀,这是盆底问题引起的!

郑海雪科普时间:

上面这个患者描述的症状就是明显的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国际妇科泌尿协会将喷嚏、咳嗽或劳动、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口流出的情况定义为压力性尿失禁。

中国大约有1/5的女性正遭受尿失禁之苦,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流行病学调查还表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与肥胖、分娩、绝经以及呼吸系统疾病、便秘、盆腔手术史等有关。因此, 改善生活方式、注重保护盆底结构、避免损伤、及时诊治、进行盆底训练与康复是防治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措施。

不同程度的尿失禁患者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大家可以针对自身情况做个简单的主观分度,

Ⅰ度 尿失禁发生在咳嗽、打喷嚏时,不需要使用尿垫。

Ⅱ度 尿失禁发生在跑跳、快走等日常活动时,需要使用尿垫。

Ⅲ度 轻微活动、平卧体位改变时等发生尿失禁。

若为I、II度的病人,可以行盆底康复治疗,即非手术治疗。

盆底康复治疗方法:

1.生活方式干预及膀胱训练:主要包括减轻体重、戒烟、禁止饮用含咖啡因饮料、生活起居规律、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参加增加腹压的体育运动。通过改变排尿习惯,调节膀胱功能。

2.盆底肌肉锻炼 ( PFME) :又称 Kegel 运动,已经在上期的科普里作了详细的讲解

3.盆底电磁刺激:被动的盆底复健方法,通过电磁刺激,增强盆底肌肉力量,作为辅助治疗方法之一。规范的盆底电磁刺激治疗,可以使50%的患者获得完全的控尿能力,或者症状改善90%以上。

4.抗尿失禁子宫托: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治疗无效的患者。

5.药物治疗:目前主要有三种药物用于轻度 SUI 的治疗。α- 肾上腺素能激动剂 代表药物为盐酸米多君 ( 管通 )、局部雌激素治疗、三环抗抑郁药 代表药物为丙米嗪。请至专科门诊就诊后,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Ⅲ度压力性尿失禁建议手术治疗,可以行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手术途径有经耻骨后与经闭孔路径,都属于微创手术,手术成功率高,治愈率达84%以上,改善率达93%以上。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就诊时主动说出这些难言之隐,这样我们医护人员就可以针对性提供咨询和健康指导。为方便广大妇女朋友就诊,我院已经于2019年10月在六楼妇科,设立尿失禁盆底门诊,您的健康,我们共同守护

尿失禁盆底专科门诊时间,坐诊医师

郑海雪,主任医师 周一下午尿失禁盆底门诊619诊室;

董小跃,副主任医师,周四下午尿失禁盆底门诊619诊室。

我院盆底康复时间及康复师介绍

盆底康复室地点:5号楼8楼母婴中心 。时间:周一到周日上班时间。

康复师介绍:

李小丹  护师  2010年5月获得“中国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技术培训证书。

凌蓓蓓  护师  2010年5月获得“中国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技术培训证书

2012年10月获得“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培训”证书

            

凯格尔运动科普链接:

这个运动让女人受益一生,然而98%的女人都不重视!

https://mp.weixin.qq.com/s/SAkCNlgCY5rtIjvuYVpUZA

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瑞安市万松东路521号
邮编:325200
母婴健康咨询热线:0577-66888120
投诉电话:0577-58815330
微信服务号
视频号
微信订阅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74号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