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
一则和耳朵有关的新闻上了热搜
↓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习惯
可能造成耳部问题
3月3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
关于耳朵,这些你了解吗?
市妇幼保健院举行了义诊活动
一起去现场看看
市妇幼保健院义诊活动现场
『采耳?小心』
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医生阮瑞波介绍,耵聍即人们所说的耳屎,可以保护耳朵,能够抵抗细菌的侵害及外来异物的入侵。同时,阻碍及缓冲外界噪音的进入,防止耳膜的损伤。正常情况下耵聍可随着人的活动自行脱落排出,这也是耳朵的自洁能力。 若不洁的物品如棉棒、耳勺或手指等挖耳后损伤外耳道皮肤,可能会造成耳痛、流脓。更有甚者使用不洁工具 “采耳”后导致耳道真菌感染,也就是热搜中出现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类情况,要及时用药治疗。
『感冒?这些人群要小心』
幼儿感冒、咳嗽、流鼻涕,半夜喊耳朵疼?家长要警惕了,这可能是中耳炎。儿童特别容易发生急性中耳炎,由于儿童的咽鼓管较短直,官腔也宽,如果还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比如感冒,就容易继发细菌感染,这时,细菌就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而引发炎症反应。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及时送医就诊。
医生为小朋友检查耳朵
『洗头、游泳?这一点要注意』
在洗头、游泳等过程中,若耳道进水不要使用棉签,可能造成二次感染。可以选择将头歪向进水一侧的耳朵,然后用同侧的脚单腿站立跳跃,同时用手拉扯耳廓,使水能够顺着耳朵流出来。若还是出现耳闷,可以到医院将水吸出。
『“60-60”?耳机使用原则』
现在很多人习惯长时间佩戴耳机听音乐、打电话,对此阮瑞波医生建议在使用耳机时,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限制的60%,连续收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长时间或高分贝使用耳机会造成耳膜细胞的损伤。戴太久则容易造成外耳道的炎症。”
『耳聋?可能是因为这些』
远离鞭炮等高分贝音源,避免造成难以恢复的爆炸性耳聋。不要长时间处于声音嘈杂的环境中,否则可能造成噪声性耳聋。
3月3日“全国爱耳日”
一起关爱听力健康 聆听精彩未来
原文链接:
https://app.tmuyun.com/webDetails/news?id=1247325&tenantId=48&newsList_ImgLocation=1
(扫码查看全文)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