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健康咨询热线: 0577-66888120
咨询时间: 08:00-11:30 | 14:00-17:00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世界早产儿日 | 拥抱早到的天使

作者:管理员 来源:党建宣传科 发布时间:2023/11/17 10:39:26 浏览量:

新生命的诞生给无数家庭带来喜悦和希望,通常宝宝要在妈妈肚子里孕育足够的时间。但有一群宝宝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与爸爸妈妈见面,组织器官还没发育成熟便提前来到人间,这群“早到的天使”在医学上被称为早产儿宝宝。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约1500万早产儿出生,我国每年约有120万的早产儿出生与足月儿相比较而言,早产儿宝宝的成长可能会相对艰辛一点需要得到更多来自父母及社会层面的关注。为了让全社会都关注到早产儿这个群体,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1月17日定为世界早产儿日,同时将“有爱,有未来”设立为永恒主题旨在呼吁全社会关爱早产儿及其家庭,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促进母婴健康。


一、认识“早产儿”

早产儿指的是所有妊娠不足37周分娩出来的新生儿,体重大多相对较轻,一般在500-2499克之间,主要是是宫内生长时间不足导致了低体重,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较低下。

1.低危早产儿:胎龄≥34周且出生体重≥2000克,无早期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生后早期体重增长良好的早产儿。

2.高危早产儿: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克、存在早期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生后早期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等任何一种异常情况的早产儿。

二、早产儿生后需要经过哪些“关卡”?

关卡一:体温关

早产儿的皮下脂肪少,体温调节功能不成熟,容易出现低体温,这会直接影响宝宝呼吸循环的稳定,影响生存质量。医护人员会将宝宝放入暖箱或辐射式抢救台,再根据体重和日龄调节环境温度,让体温稳定在36.5-37.3℃左右。

关卡二:呼吸关

早产儿呼吸中枢和肺组织发育不成熟,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易发生呼吸困难,为帮助他们闯过呼吸关,医师会视情况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再根据呼吸困难的程度使用无创呼吸机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来维持稳定呼吸。

关卡三:循环关

早产儿心、肾功能不成熟,要维持心率和血压在正常范围,保证组织器官正常的功能,是重要一关。宝宝每天吃的奶量、奶的浓度、用药量和输液总量,都要经过非常严格的计算,做好动态评估。

关卡四:喂养关

早产儿消化道发育不成熟,不能通过吃奶获得全部的营养,出生后医护人员会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辅助“输送”营养,随着宝宝的肠道功能建立完善而过渡至全肠内营养。在喂养过程中,尽管医护再小心对待,部分宝宝也会发生喂养不耐受、胃食道返流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生长落后等问题。因此,在喂养上会首选母乳喂养来预防肠道疾病,这也是我们经常提倡母乳喂养的原因。

关卡五:脑损伤

早产儿脑血管及脑白质发育不成熟,极易受到损伤,因此采取精细化的医疗护理至关重要。要动作轻柔、避免强光噪音刺激、集中操作、给予发育支持性护理,在宝宝出院后还需进行随访,动态了解远期神经精神发育。

另外,32周以下早产儿,由于视网膜发育不成熟,还需要监测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生,及时处理。

三、“早产儿”如何护理?

1.创造适宜的中性环境

因为早产儿不能稳定地维持正常体温,所以在出生后要特别注意保暖。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6-28℃,相对湿度55-65%之间,空气新鲜。婴儿体重越轻,周围环境的温度应该越高。妈妈要每天给婴儿量体温,让体温保持在36.5-37℃之间,使其四肢末梢温热、光润。早产儿所用的尿布、衣服及包裹身体用的被子等物件均应加热后再使用。

2.做好卫生消毒

给早产儿喂奶、换尿布前应洗手,做到卫生、无污染,其用具更要天天消毒。还要天天给早产儿洗澡、及时更换衣服。

3.细心观察

喂奶后要调换宝宝的体位,防止发生肺炎。每天要检查孩子的皮肤,看看是否或将发生脓疮、脐部是否出水流脓、红肿等,及时发现,及早到医院治疗。

4.减少探视

家有早产儿,亲戚朋友来探视是难免的,妈妈应避免频繁探视,特别是可能患有感冒、皮肤感染及肠道感染的人,易使早产儿感染病毒,最好与小儿隔离。

5.学会家庭婴儿抚触

妈妈可用儿童专用按摩油给早产儿进行日常抚触按摩。进行抚触按摩时,妈妈先用按摩油涂抹双手,待双手温暖之后,在轻柔的音乐中轻轻按摩早产儿全身。早产儿会感到很舒适,既增进亲子交流又能使婴儿情商、智商得到发展。

6.早产儿早期预防

对于早产儿来说,早期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宝宝的发育会落后很多。所以需要每周定时到儿童保健科高危儿门诊,根据高危儿医生提供的方法,进行训练,促进语言、行为及精细动作的发育。


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瑞安市万松东路521号
邮编:325200
母婴健康咨询热线:0577-66888120
投诉电话:0577-58815330
微信服务号
视频号
微信订阅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74号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