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健康咨询热线: 0577-66888120
咨询时间: 08:00-11:30 | 14:00-17:00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流感高发季,中医有妙招?

作者:林向韶 来源:小儿中医馆 发布时间:2025/1/26 16:50:19 浏览量:

近期甲流高发,面对“流感病毒”肆虐

眼看要回家过年了

孩子要是“中招”咋办?

面对流应该怎样防护?


一、我该怎么判断:自己孩子是普通感冒还是感染了甲流?

普通感冒的症状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如流涕、打喷嚏、鼻塞、嗓子疼等。不发热或轻中度发热,寒颤不常见

甲流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部分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重症者甚至危及生命。


二、中医如何认识流感?

流感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中医药在防治疫病方面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现代药理学研究亦证实中药具有多种抗流感病毒活性成分,可通过直接杀灭病毒、抑制病毒复制、免疫调节等发挥作用。中药及中西药联用能够有效缓解流感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减少西药用量和不良反应,帮助孩子治愈疾病。

小儿中医馆林向韶主任医师带领中医儿科团队根据本地气候、时令特征和发病特点推出以下防治方案,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帮助孩子远离“流感”。


三、中医如何治疗流感?

中医治疗儿童流感的原则是辨证施治,即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穴位贴敷、耳穴压豆、小儿推拿、中药熏洗等。


中药治疗  

1、中药汤内服流感中医辨证分型包括风热犯卫、风寒束表、湿遏卫气、热毒袭肺、毒热闭肺、气阴两虚证;其中急性期轻症常见风热犯卫、风寒束表、湿遏卫气、热毒袭肺证;重症常见毒热闭肺证,恢复期常见气阴两虚证。

中医根据流感的类型和患儿的体质特点,通过脉诊、舌诊等方法对患儿进行辨证,不同证型使用不同中药汤剂。如风寒束表型流感可选用麻黄汤、风热犯卫型流感可选用银翘散、湿遏卫气型可选藿朴夏苓汤、热毒袭肺型可选麻杏石甘汤、毒热闭肺型可选宣白承气汤、气阴两虚型可选沙参麦门冬汤等。

中医特色治疗  

中医外治,协同助力

1.小儿推拿:这是一种绿色、无创的治疗方法,可调节孩子的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

2.放血疗法:针对高热不退伴咽红肿痛的患儿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可点刺耳尖、少商、商阳放血能够起到清热泻火、开窍醒神的作用,快速降低体温,同时避免了过度使用退烧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3.退热贴:特制的中药退热贴,采用天然中药提取物,贴于孩子的大椎穴、涌泉穴,引热下行,辅助调节身体机能,缓解发热不适。

4.耳穴压豆: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均可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反应区。将王不留行籽按压在特定的反应点及穴位,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对于流感引起的睡眠不安、厌食都有较好的疗效。

5.中药熏洗:对发热者,可选用柴胡、葛根、桑叶、藿香等中药煎煮后药浴以达到解肌退热的功效。也可将中药制成洗剂,用于擦拭孩子的身体,借助中药的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功效,帮助孩子散热降温,且皮肤吸收药物后能进一步发挥治疗作用,加快病情好转。

6.中药香囊预防采用芳香类药物,如藿香、佩兰、薄荷等,通过佩戴、闻嗅,以达到芳香除秽、化浊避瘟的效果。


   (生活调护,助力康复

1.饮食有节:流感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身体抵抗力。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防损伤脾胃,影响身体恢复。同时,适量增加饮水,保持呼吸道湿润,有助于痰液排出。

2.起居有常: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营造安静、舒适、温暖的睡眠环境。此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孩子着凉或过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滋生。

3.适度运动:在孩子病情好转后,鼓励其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运动可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大汗淋漓,以免耗伤正气。


   (三)预防措施

中医预防“流感”在中医归属于“时疫”疾病的范畴,而传统中医药在防疫的过程中,除消除病毒、切断传播途径以外,更要重视易感人群。《黄帝内经》有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须。”提高正气,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能力是防病的关键。

1.中药预防处方推荐

儿童预防方玉屏风散加减

黄芪6g、苍术3g、防风3g、紫苏2g(后下)、茯苓6g、大枣1枚

【煎服法】每剂加水约200ml,煎煮药汁约100ml。温服,每日1剂。3-6岁儿童:一日两次,每次约25ml;7- 14岁儿童:一日两次,每次约50ml,建议连续服用3-5天。


茶饮处方菊花甘草饮

【原料】菊花5g,胖大海5g,生甘草5g。沸水泡代茶饮。

【功效】清热利咽。适用于咽喉疼痛,鼻涕黄粘,咽干口苦。

遇到流感不要慌张掌握科学的预防、治疗方法就能心中有底、有效应对


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瑞安市万松东路521号
邮编:325200
母婴健康咨询热线:0577-66888120
投诉电话:0577-58815330
微信服务号
视频号
微信订阅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74号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