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健康咨询热线: 0577-66888120
咨询时间: 08:00-11:30 | 14:00-17:00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小儿鼻塞护理全知道!这些要点家长要牢记

作者:王晓丽 吴海洁 来源:普儿病区 发布时间:2025/5/8 15:47:47 浏览量:

五月气温攀升,空调开启、花粉纷飞,随着湿热天气助长尘螨滋生,加之感冒与过敏交织,小儿鼻塞成为季节“常客”。不少孩子开始频繁揉鼻、打喷嚏,甚至因鼻塞辗转难眠,这让家长们心疼不已。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鼻塞只是小问题,但其实护理不当可能会让孩子更加难受。

如何辨明原因、科学护理?掌握以下方法,让孩子告别呼吸不畅,轻松过初夏!


一、为什么会鼻塞?

1. 感冒

病毒感染是小儿感冒的主要原因,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感冒时,鼻腔黏膜受到病毒侵袭,会出现炎症反应,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从而引起鼻塞。

孩子在感冒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鼻塞,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伴有流涕、咳嗽、发热等症状。


图片 11


2. 过敏性鼻炎

   过敏体质的小儿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免疫系统会产生过度反应,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引起鼻腔黏膜过敏症状。

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孩子,鼻塞通常呈间歇性发作,常伴有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而且症状可能会反复出现。


3. 鼻窦炎

   鼻窦发生炎症时,鼻窦内的分泌物增多且排出不畅,会导致鼻塞。鼻窦炎可能是由感冒、过敏等因素引发,也可能由细菌感染直接导致。

与普通感冒引起的鼻塞不同,鼻窦炎的鼻塞症状较为持续,还可能伴有脓涕、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孩子可能会因为鼻塞而烦躁不安。



4. 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是位于鼻腔后部的一团淋巴组织,在儿童时期较为发达。当腺样体因炎症反复刺激而增生肥大时,会阻塞后鼻孔,影响鼻腔通气,导致鼻塞。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在夜间睡眠时鼻塞症状可能更为明显,还可能出现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长期张口呼吸可能影响孩子的面部发育。


5. 异物堵塞

   小儿好奇心强,可能会将小物件如豆类、玩具零件等塞入鼻腔,或者有鼻痂堵塞鼻腔,这些都会导致鼻塞。

如果孩子突然出现单侧鼻塞,且伴有流涕带血、异味等情况,很可能是鼻腔内有异物。



二、孩子鼻塞了怎么办?

1.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使用加湿器将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 40% - 60%,这样可以使鼻腔黏膜保持湿润,减轻鼻塞症状。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滋生细菌和霉菌。

   在室内放置几盆清水,也能起到一定的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


2.清理鼻腔分泌物

   对于较小的婴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滴鼻,每个鼻孔滴 1 - 2 滴,然后用吸鼻器轻轻吸出分泌物。操作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鼻腔黏膜。

较大的孩子可以使用儿童专用的鼻腔冲洗器进行鼻腔冲洗,将生理盐水注入鼻腔,借助水流的力量将分泌物冲出。一般每天冲洗 1- 2次即可。

在家不易操作者可致瑞安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或儿科病区19F行“负压鼻腔冲洗”无痛无创,彻底清理鼻腔及鼻窦内分泌物

图片 5

图片 6


3. 调整睡姿

   如果孩子鼻塞影响睡眠,可以适当调整睡姿。在孩子睡觉时,将头部稍微垫高,比如在后背垫一个小枕头,这样可以减轻鼻腔充血,缓解鼻塞症状。

也可以让孩子侧卧,哪一侧鼻塞就向相反方向侧卧,有助于改善通气。


4. 热敷

   用温热的毛巾敷在孩子的鼻根部,每次 10 - 15 分钟,每天可进行 3 - 4 次。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鼻腔黏膜充血,缓解鼻塞。

注意毛巾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孩子皮肤。


5. 按摩

   家长可以用手指轻轻按摩孩子的鼻翼两侧,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反复按摩,每次按摩 5 - 10 分钟,每天 2 - 3 次。按摩可以刺激鼻部穴位,促进鼻腔通气。

还可以按摩孩子迎香穴,该穴位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按摩时用食指和中指按揉此穴位,力度以孩子感到微微酸胀为宜。


6. 饮食调理

   鼓励孩子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有助于稀释鼻腔分泌物,使其更容易排出。

对于较大的孩子,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 C 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苹果、菠菜等,增强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



三、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如果孩子鼻塞症状持续不缓解,超过一周仍无改善;或者伴有发热、呼吸困难、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异常症状;又或者孩子出现频繁的打鼾、张口呼吸,影响睡眠和生长发育,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



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瑞安市万松东路521号
邮编:325200
母婴健康咨询热线:0577-66888120
投诉电话:0577-58815330
微信服务号
视频号
微信订阅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74号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