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健康咨询热线: 0577-66888120
咨询时间: 08:00-11:30 | 14:00-17:00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新生儿黄疸走出这7大误区

作者: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8/2/12 14:08:17 浏览量:

 

 

“医生,我家宝宝皮肤很黄,是不是病了?”“老人说吃点草药,就可以退黄,可以么?”“医生,网上说黄疸需要停母乳,要停么?”。作为儿科医生,经常会被问到很多此类关于新生儿黄疸的问题。

关于新生儿黄疸,是争议较多的问题,而目前网络上及民间传统的解答参差不齐,这让新晋爸妈们困惑不已。尽管绝大多数新生儿黄疸的预后良好,但其中少部分病理性黄疸,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潜在的毒性,可造成永久的后遗症,因此新晋的爸妈在碰到黄疸之时,必须走出误区,正确及时的处理,才能让宝宝健康成长。

误区一:中国人就是黄种人,新生儿皮肤黄没啥关系。

错。首先我们来认识下何为“新生儿黄疸”。它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橙黄色的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临床症状。约有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在生后第一周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新生儿本身胆红素代谢特点(胆红素生成过多,肝酶活性相对低下和肝脏清除胆红素能力差)引起的暂时性黄疸。黄疸多在生后第2-3天出现,第4-6天达高峰,足月儿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在3-4周消退。

病理性黄疸指:

1.   对于出生胎龄35周以上的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当胆红素水平超过Bhutani曲线(1)95百分位数;

2.   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的黄疸;

3.   每天TSB上升幅度>85.5μmol/L5mg/dl)或每小时上升幅度>8.5 μmol/L0.5mg/dl);

4.   结合胆红素>25.6-34μmol/L1.5-2mg/dl);

5.   黄疸持续不消退。病理性黄疸常见病因有新生儿溶血病、G--6-PD缺陷(俗称蚕豆病)、新生儿败血症、母乳性黄疸、头颅血肿等。也就是说,发生病理性黄疸肯定是存在病因的,是需咨询医生查找病因及干预的。

微信图片_20180206231643

误区二:母乳性黄疸一定要停母乳,不能预防接种。

错。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真正的母乳性黄疸指晚发型,而早发型又称母乳喂养性黄疸,这是两种不同的情况。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出现的时间是出生后3~4天,主要与母乳喂养不当,摄入不足有关;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出生后6~8天出现,黄疸高峰时间是在出生后2~3周,黄疸消退时间可达6~12周,婴儿除了黄疸其它均正常,至于母乳中究竟是什么造成持续的黄疸,还未被确认。由于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人们认为黄疸时应终止母乳喂养。如今,大家都知道母乳喂养对母婴都是有很大益处,且不可取代,且研究表明母乳喂养不足伴随的热卡摄入不足和脱水可以增加黄疸的严重程度,增加喂哺的频率可以减少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目前专家共识是当TSB>257 μmol/L (20 mg/dl),没有光疗下,可暂停母乳,改人工喂养;而光疗下,可继续母乳喂养。母乳性黄疸的婴儿若一般情况良好,没有其它并发症,则不影响常规预防接种。

误区三:晒太阳就可以退黄。

错。胆红素能吸收的光线中,以波长 450460nm 的光线作用最强,而蓝光的波长则在 425475nm,所以最符合要求,因而医院光疗干预光源一般选择蓝光。太阳光包含了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其中也有蓝光,所以晒太阳对降黄疸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晒太阳时,新生儿裸露身躯,容易受凉。且阳光中的蓝光量微乎其微,阳光中还有紫外线,过量紫外线照射可以造成一些皮肤问题,例如晒伤、皮肤光老化及皮肤癌等。由于宝宝的皮肤比成人的皮肤更薄更敏感,更容易被日光晒伤。所以通过晒太阳来退黄疸,有帮助但不推荐。

误区四:早点吃药能预防黄疸。

错。新生儿胃肠道娇嫩,如果盲目吃药,不但可能会影响他的消化道功能,而且容易导致肠道微环境改变,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再加上大多数新生儿黄疸均属于生理性黄疸,可自愈,因此,不建议家长们乱用药预防或者治疗新生儿黄疸,如果确实需要,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另提醒各位家长,新生儿用药原则:能不用药最好不用,就算要用药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长更不要迷信中草药,不少人认为它没有什么毒副作用。实际上,中草药主要依靠的是经验积累,缺少大规模的实验研究,特别是动物实验,药物副作用的相关研究往往不是非常明确。所以新生儿如果没有必要的话,最好不要盲目用药。

误区五:通过经皮黄疸测试仪测定经皮胆红素可完全取代通过抽血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

错。在无条件测胆红素时,可通过肉眼观察黄疸分布情况,来粗略估计血胆红素水平(黄疸于面部约5mg/dl;黄疸于下腹部约10mg/dl;黄疸于足底约20mg/dl)。经皮黄疸测试仪测定经皮胆红素水平(TcB),作为无创性检查,可动态观察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在黄疸的风险评估及处理中作为重要的检测手段。但TSB(血清胆红素)仍是诊断高胆红素血症的金标准。理论上TcBTSB值应该一致,但是受新生儿接受光疗及皮肤色素等影响时,其结果不一定与TSB水平完全一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胆红素水平较高时测得的TcB值可能低于实际TSB水平,因此当TCB偏高时,还是建议抽血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

误区六:出院后就没必要监测黄疸。

错。新生儿黄疸是动态变化的过程,任何时候的病理性黄疸都是疾病发出的危险信号,所以是需要随访的。目前我国大部分阴道分娩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出院,剖宫产在45 天出院,所以需根据出院日龄或出院前的胆红素水平制定出院后的随访计划。出院后随访计划可参考表2。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出院后随访时间可以考虑提前。

随访表格

误区七:黄疸已达干预指征,但宝宝吃好、睡好,先不住院。

错。部分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其过高的血胆红素可致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出现急性胆红素脑病。出现肌张力减低、嗜睡、尖声哭、吸吮差,而后出现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激惹,发热,惊厥,严重者可致死亡。更甚者,在出生数周以后出现胆红素神经毒性作用所引起的慢性、永久性损害及后遗症,成为核黄疸,追悔莫及。所以,若达到干预指征,还是需要积极查找原因及治疗,不能给胆红素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机会。

最后总结一下:

新生儿黄疸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不同患儿表现出不同的临床表现。为了减少黄疸对新生儿的损害,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家属需对以下几点需要有正确的认识:

1.新生儿黄疸可分病理性及生理性,病理性黄疸是需查病因及干预的。

2.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食物来源,不可取代,不要轻易停母乳。

3.通过晒太阳来退黄疸,有帮助但不推荐。

4.不要盲目给新生儿用药。

5.经皮胆红素测定不能完全取代通过抽血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

6.新生儿黄疸需要长期动态随访。

7.听取专业儿科医生,尤其是新生儿科医生的意见,这点很重要。

急诊科  吴海洁

参考文献:

1.江裁芳,申昆玲,沈颖.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8.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78-488.

2.201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20145210):745-748

 

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瑞安市万松东路521号
邮编:325200
母婴健康咨询热线:0577-66888120
投诉电话:0577-58815330
微信服务号
视频号
微信订阅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74号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