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奇的耳朵
“耳穴”顾名思义就是耳朵上的穴位。用耳朵上的穴位治疗疾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方法就叫“耳穴疗法”。耳穴疗法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神奇的中医疗法之一!运用耳穴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在我国已具有悠久的历史。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已有记载:如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视耳好恶,以知其性。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耳针在欧洲兴起,法国的医学博士P.Nogier(保罗-诺吉尔)在耳廓里发现了不少新穴位,并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耳朵穴位分布像一个倒置的胎儿。
古人曰:有诸内必形于诸外,当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相关穴区出现“阳性反应”,如压痛、变色、结节、丘疹、脱屑等变化,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耳穴疗法可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的疾病,因其适应症广、疗效稳定、操作简单,无痛无创,易于被患儿接受,故在我科得到广泛使用,临床应用于遗尿、厌食、便秘、睡眠不安等疾病辅助治疗,尤其在结合中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起到了重要作用。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又叫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以运动、言语和局部肌肉抽动为特点行为障碍综合征,目前病因不明。大多专家认为由于遗传、饮食等因素加上现代社会小孩学习压力大,还有长期玩电子游戏、看电视及家庭关系不和谐等综合因素导致小孩患抽动症的越来越多。
“早发现、早治疗”对抽动症的诊疗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西医主要采用镇静类药物。而中医认为该病主要为肝旺脾弱,心肾失交而致病。故在口服中药健脾柔肝、平肝熄风,养心安神的同时,配合耳穴疗法以加强功效,缩短病程,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耳穴压豆法
在耳穴表面敷贴压丸的一种简易疗法,既能持续刺激穴位,又安全无痛,通常可选用“王不留行籽”。根据儿童不同抽动部位选用相应穴位压子后,由家长协助每日揉压穴位三、五次,每次每个穴位揉压约1分钟,至耳郭发热、发胀、有酸痛感能忍受为度。每周1次,每次贴一侧耳穴,两耳交替,4次为1疗程。治疗1个或2个疗程后,症状多可逐渐缓解。同时结合中药调理体质。
耳穴埋针法
用揿针埋在耳朵相应穴位一种疗法。揿针,是一种形似图钉状的针,针柄扁平状,针体极细,其作用是给穴位以微弱而较长时间的刺激,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揿针因为针体短小,几乎无痛,作用于皮下,不会刺及深部组织,是最安全的外治法。对儿童来说易于接受。热天一般留置2-3天,冷天可留置3-5天.留置期间每日可按压针体3-5次以加强刺激,增强疗效,到达时间后自行撕下,不需额外处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宜耳穴疗法,它也有禁忌症。
1.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者不宜使用,更不宜采用强刺激;
2.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及伴有高度贫血者不宜用耳针;
3.外耳有病变,如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情况暂不宜使用耳针;
4.孕妇慎用,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忌用。
耳穴疗法看似简单,但由于耳朵上穴位众多,非专业人员一般很难精确地找出疾病的对应点,使用非正规材料也容易引起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而损害健康。在此提醒,如果需要采用耳穴疗法进行治疗,应到正规的大医院找专业医生。
★温馨提示:经过综合性的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大多数可缓解,预后良好。少数症状迁延,但积极治疗,对学习生活影响不大。有些发病年龄较早的抽动障碍患儿预后较差,可导致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需特别注意加强教育和心理指导。一般到少年后期大部分好转,少部分可持续至成年。社会及家庭应给予抽动症的孩子更多的关爱与鼓励,对本病的恢复大有裨益!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