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健康咨询热线: 0577-66888120
咨询时间: 08:00-11:30 | 14:00-17:00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冬藏养生

作者:郑月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23 16:51:26 浏览量:

 

所谓“冬藏”,就是指人到了冬天,应该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以利来年应对春生、夏长、秋收的付出和收获。冬藏养生既是大自然植物与动物的生长规律,也是人类一条养生的原则,同时也体现了“天人相应”的中医原理。

为什么冬季要进补

中医认为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冬季气候严寒,自然界的动植物均处于收藏蛰伏的状态,人也同样顺应着自然界的变化。

冬季养生从冬至开始,冬至是每年12月21日或23日。

冬季进补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已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正像《黄帝内经》所说“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反之“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也体现了中医预防为主的思想。现代研究发现,冬令进补,可起到调节免疫,加强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冬季人的皮肤汗出的较少,摄入的营养物质也可贮藏起来,有利于把精华物质储存在体内。

冬季人的食欲也比较旺盛,所以这时进补正是最好的时节,冬至以后尤为相宜。俗话说“冬令一进补,春天可打虎”是很有道理的。

饮食原则,中医认为,为了让冬季进补能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质和食物的属性进补。中医按食物的性味分为平补、温补、清补等几类,进补要根据人的不同体质和食物的属性进行辨证施补。即使身体虚,也不能盲目乱补,否则不仅无益于身体,反而会带来副作用。比如说,身体非常虚弱的人冬季适合平补,例如山药、枸杞子等性味平和的食材;而冬季畏寒怕冷的人适合温补,例如核桃、红枣等温性的食材。而肥胖、发热等人群冬季适合清补,例如萝卜、大白菜等食材。

 

冬季日常养生保健

1、保暖

重视保暖,也是“冬藏”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老弱病残者。进入冬天,既有室内外温度高居不下的暖冬,也会出现因寒流南下而气候急剧下降的寒冷天气。这种急剧下降的天气,容易使人患上风寒感冒、风湿骨痛、心血管疾病。因此应该重视随气候变化而加衣。

2、睡眠

为了适应“冬藏”,应该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冬天应该提倡早睡,适当多睡,以达到养精蓄锐的目的。当然在夜间保证8个小时睡眠的情况下,午睡可以适当减少。

3、锻炼

一是不主张太早晨练,二是不能运动得“汗流浃背”,以免伤气,同时也避免因出汗受寒而造成风寒感冒,最好的活动还是散步与打太极拳,不宜进行激烈运动,尤其是年老者,不要冒着严寒而做一些超体力的运动。

 

冬季万物皆闭藏,养生滋阴又壮阳。

顺应天时人康泰,衣食住行均有讲。

胃部下腰需保暖,慎防脚下寒气凉。

冬令进补勿过量,适当吃些肉无妨。

喝酒御寒不可取,反使体温更下降。

室内温度要稳定,忽冷忽热不适当。

早睡晚起避风寒,冷水洗脸增抵抗。

防治心脑血管病,多晒太阳心开朗。

精心保养过寒冬,升温不忙减衣裳。

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瑞安市万松东路521号
邮编:325200
母婴健康咨询热线:0577-66888120
投诉电话:0577-58815330
微信服务号
视频号
微信订阅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74号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