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热时孩子难受,家长也难受,即使是平时颇有知识水平的家长,也慌了阵脚,很多家长认为发热会给小孩造成非常糟糕的问题,认为发热是有害的,无论发热原因怎样,体温升高,都需要紧急治疗……今天我们从最常见的一些问题当中来了解一下关于发热你可能不知道或者错误的认识。
一、什么时候吃退烧药?
老的观念:
大于38.5℃用退烧药
小于38.5℃物理降温
新的观念:
当发热儿童表现出不适时才考虑用退烧药,不再有温度规定(可以把退烧药当成舒服药)
那么到底有没有一个温度上限,是不是39.5℃也不吃,41℃也不吃?42℃呢?温度还是有一个上限,第一个42℃,一般的病原体感染不会超过42℃,如果碰到42℃及以上的,绝大多数是环境温度的改变,比如中暑(热射病),这是属于过热(和平时感染引起的发热不同),还有一句话,大多数连41℃都不会超过,和前面讲的不舒服吃退烧药不冲突,一般来讲,超过40℃,小朋友已经很不舒服,还是用发热表现不舒服的时候吃。
二、退烧药吃了2小时了又39℃怎么办,不到4小时又39℃多了怎么办?(言下之意,现在退烧药时间不到能不能吃?)
1.首先要反问一下,超过39℃一定要吃退烧药吗?退烧药的作用是改善舒适度,如果有舒服起来,虽然只降了一点点,任务也已经完成了。
2.如果还是不舒服,之前的剂量是否到位,不够的可以补喂一些。
3.再不行可以考虑换一个药,不是交替(儿童推荐退烧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4.再不行。。。。就算了,正常儿童轻症感染,发热本身没有害处,唯一的害处就是不舒服,那就牺牲这点不舒服吧。
三、发热会不会烧坏脑子烧坏肺?
1.对大多数原本健康儿童,不会。
2.但是如果超过41℃的时候(很少超过,偶尔有),开始可能对人体各系统造成损害。
3.脑子和肺坏了,那也是病原体搞的鬼,不是体温烧坏的,体温只是一个生理过程(例如有家属说小孩烧了5天去住院脑炎了,有个烧了3天医生说不要管,结果肺炎了)。
4.休克等重者孩子是例外(休克、呼吸衰竭),这类孩子体温高可能带来害处(这里讲的都是普通轻症感染的孩子,重者ICU孩子毕竟少数,小概率事件)。
5.发热潜在的利弊:
好处:对病原的杀伤力,免疫系统轻度的上调。
害处:绝大多数不存在,除非重症等。
发热是我们的朋友,不是敌人!!
四、交替用药行不行?
不推荐
可能比单用有效(有时候会的)
但不明确这种“有效降温”的临床意义
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据不足
理论上可能增加肝肾损伤
五、物理降温淘汰了吗?
包括温水擦浴、温水浴、冷毯、退烧贴、酒精等方法,目前的研究证据均不推荐,因此一句话,淘汰了!
六、测量体温的推荐方法
一般建议:
能配合的孩子(5岁以上):口温。
不能配合测口温但大于6个月:腋温、耳温和肛温都可以。
小于6个月:肛温。
七、几度算发热?
目前大家相对认可的是:小于等于3岁,耳温或者肛温超过38℃,大于3岁至成人,口表超过37.8℃,或者腋温超过37.2℃,认为是发热。
参考资料:
[1]婴儿及儿童发热的病理生理学和治疗(UpToDate,2020 )
[2]罗双红,舒敏,温杨,丁俊杰,龚宗容,张萍,高珊,郭琴,朱渝,谭珊,苗瑞雪,万朝敏,张崇凡.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6,02:81-96.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