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的剂型多种多样,如汤剂、散剂、丸剂、膏剂等。其中最广泛使用的是汤剂,因其操作简便,随症加减,灵活性强等特点,一直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手段。然而汤剂的煎煮方法与服用方法也非常讲究,若方法不当,则会降低药效。那么,您知道中药该怎么煎煮与服用才最好吗?下面是为大家介绍的正确的中药汤剂煎煮方法。
中药的煎法
一、煎药器具:
以砂罐或瓷罐为佳,也可用不锈钢锅,切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
二、浸泡方法: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中药饮片为小包装规格,煎煮前请先去除外层塑料包装袋(若外包装为白色滤纸或纱布的不需要去除包装),用冷水将药浸泡30分钟左右,用水量按药量的多少而定,一般加水至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为度,第二次煎宜超过药渣表面1~2厘米。
三、煎药时间:
1.一般药:头煎为大火煮沸改小火煮20~30分钟,二煎为大火煮沸改小火煮15~20分钟;
2.感冒药:头煎为沸后小火煮10~15分钟,二煎为沸后小火煮5~10分钟;
3.滋补药:头煎为沸后小火煮30~40分钟,二煎为沸后小火煮20~25分钟。
四、煎药量:
每剂每次煎成的药液在150~200ml左右,为儿童煎取的药量要少,在50~100ml左右。
五、特殊药物煎煮方法:
1.先煎药:要先煎30分钟左右(不需浸泡),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分钟入药即可(不需浸泡);
3.包煎药:入药时宜用白色滤纸或纱布包裹入煎;
4.烊化药:宜加适量开水溶化后,冲入汤液中或将药溶在已煎好的药汁中服用;
5.另煎药:一些贵重药如人参等均可另煎,将其汁液兑入煎好的汤剂中服用;
6.冲服药;用开水或药液调匀后服用。
六、服用方法:
1.口服药,每天煎一贴,每贴煎二次,两次药液合并在一起,早晚各服一半。
2.外用、灌肠、或其他用量用法遵医嘱。
中药服法小知识
中药有“冷服”、“热服”之说,服药时间也有讲究。解表药一般宜温服,为了达到发汗的目的;祛寒药也宜温服;清热药则应放凉至常温服;滋补药宜空腹温服,易于消化吸收;安神药在睡前半小时服药,以加强药物作用;脾胃虚弱者宜饭后服药,对肠胃有较强刺激的药物更应饭后服;泻下药须空腹时服,大便通畅后则应停药;驱虫药早晚空腹服,利于驱虫;口腔咽喉疾病宜含服,充分发挥药物局部作用;呕吐病宜少量多次服药,减轻胃的负担,或先服姜汁少许,以降逆止呕;小孩及体弱患者,药量宜少;中药不宜用茶水和乳汁同时服用,因茶水与乳汁易于某些药物发生化学作用,降低药效。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