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国家二胎、三胎政策的相继放开,我国迎来了新一轮生育高峰的同时,高龄产妇及早产儿的数量也出现阶段性的增加。因此,早产儿的健康问题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袋鼠式护理主要是针对早产儿的一种护理方式。研究表明,袋鼠式护理能够帮助早产儿改善临床指标,明显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患病率,对早产儿长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有促进作用,已被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强烈推荐”列入《提高早产儿预后的干预方法指南中》。
大家还记得这个天使宝宝吗?他就是今年年初因胎龄26+6周,出生体重1150克住在瑞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一名极早早产儿,经历72天艰辛的治疗和精细的护理后顺利出院回家,期间宝宝做了22次的“袋鼠式护理”。宝妈表示,“袋鼠式护理”很神奇,她忘不了孩子第一次趴在自己身上的一颦一笑,宝宝趴在她的胸前变得特别安详,从开始吃一口奶就发绀到最后吸吮、吞咽和呼吸三方面变得协调。确实,宝宝们喜欢妈妈的味道,喜欢妈妈的怀抱,让他们倍感舒适和安全。这项神奇的护理,让妈妈从开始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的应变自如。无论从宝宝还是妈妈,都是这项袋鼠式护理的受益者。因这项护理受益的宝宝又何止这一例!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项神奇的护理吧!
PART1 什么是袋鼠式护理?
袋鼠式护理,又称为皮肤接触,是指早产儿的母(父)亲,以类似袋鼠、无尾熊等有袋动物照顾幼儿的方式,将早产儿直立式地贴在母(父)亲的胸口,进行皮肤接触的护理方式,提供他(她)所需的温暖及安全感的一种护理方式。
袋鼠式护理:简单、安全,最重要的是它将这些无声的刺激,细腻而有效地帮助每位早产宝宝维持体温的平衡,维持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对宝宝的大脑发育与呼吸支持也给予了更好的帮助,同时增进母婴亲密关系,提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大大增加了早产宝宝提早出院的可能。医务人员坚守着“一切为了孩子”的信念,将守护进行到底,袋鼠式护理更是这份守护的充分体现!
PART2 袋鼠式护理怎么做?
新生儿科的医务人员为了让这些早产儿得到更好的救治,提升服务质量,在确保早产儿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严重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袋鼠式护理”。而爸爸或妈妈,在无传染性疾病、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以愉悦的心情一起参与到这个护理过程中。
在袋鼠式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提供安静、私密且独立的空间,准备一张舒适有靠背及扶手的可调节躺椅,爸爸或妈妈穿着前开式、宽松、棉质的上衣,做好身体清洁和洗手。宝宝则裸露身体、更换好尿不湿。一切准备就绪!
爸爸或妈妈先半躺(约60度)在沙发上,将上衣敞开,宝宝以直立或60度角趴睡于妈(爸)胸前,妈(爸)用手臂支托宝宝的臀背部,将宝宝的头转向一侧,保持呼吸顺畅,宝宝的胸、腹部、手臂和腿保持与妈(爸)胸腹部皮肤的接触,呈现出“青蛙趴”即可,每次时间由半个小时慢慢延长。
“袋鼠式护理”承载着更多的是医护人员对早产宝宝的爱,更好地拉近了父母与孩子的距离,促进这些宝宝的成长,进一步提高了早产儿生命质量!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