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健康咨询热线: 0577-66888120
咨询时间: 08:00-11:30 | 14:00-17:00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学龄前儿童语用技能的观察

作者:徐安媚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0/29 15:30:05 浏览量:

 

“医生,我家宝宝6岁了,最近和我说话,总是答非所问,这个情况正常吗?”

“对啊对啊,我家小孩今年4岁,也总是突然蹦出一些让人抓不到头脑的话。”

当你们和学龄前儿童(3-6岁)口语交流时,他们是否也出现过“牛头不对马嘴”或者说出不符合当时情境的话别着急,可能是因为您的孩子尚未具备或者未完全掌握语用技能

什么是语用技能?

语用能力是指交际双方根据交际目的和语言情境而有效地使用语言工具的一系列技能前儿童的语用技能可从3个方面进行观察:1)语言操作能力2)心理预备能力3)外部环境的感知能力

如何观察呢?

1.语言操作能力

学龄前儿童语用能力的正常整体表现:

语言简略,丢音、换音较多,音调较高,很多话语不符合语法规则。

具体、形象的词汇较多,抽象的词汇少,词不达意时有发生。

语言重复较多,使用的句型以疑问句、祈使句为主;

常在交际过程中使用手势等非语言手段,以保证信息的准确呈现。

常用改变音调和音高等方式表达自己的交际意图。

2.心理预备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对交际对象本身特征的敏感性、对实际交际情景变化的敏感性和对交际对象反馈的敏感性。

对交际对象本身特征的敏感,4岁儿童就能适应听话人的能力而调节其说话内容;

对实际交际情景变化的敏感,55%的6岁儿童能够根据变化改变表述方式,而7岁儿童90%能进行调节;

对交际对象反馈的敏感,当听话人发出不理解信息时,学前期儿童多半是沉默或多次重复原话,且在交际失败时总是责怪听话人。

3.外部环境的感知能力

学前儿童外部环境感知能力的特点:

自我中心语言相对较多,社会性语言有待发展,其社会性语言的产生和理解情境性较强,他们会随外部客观情景的改变而极易转变话题。2岁儿童尚不具备保持同一话题的能力,而3岁儿童在这一方面进步较大。

 

 

语用技能的掌握对于儿童的语言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家长可在儿童一岁以后从语用形式、语言内容、语用技能三个方面观察儿童是否正式进入语言发展期。若发现儿童语言发育落后,请及时去医院做相关评估,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言语治疗学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各种语言障碍和交流障碍进行评定、诊断、治疗和研究的学科。儿童语言障碍的类型包括失语症、构音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听力障碍所致的语言障碍、发声障碍、口吃腭裂、言语失用等。儿童常用的语言和言语障碍主要为语言发育迟缓和构音障碍,表现为发音,语言理解或语言表达能力发育的延迟和异常。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中心语言治疗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训练二是指导包括改善呼吸功能,促进言语的理解、口语表达、恢复和改善构音功能,促进言语的清晰度、促进实用交流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后,确定儿童语言问题类型,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计划,并结合儿童的语言环境和生活环境,对家长进行家庭训练指导,多方合作改善患儿的语言状况。

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瑞安市万松东路521号
邮编:325200
母婴健康咨询热线:0577-66888120
投诉电话:0577-58815330
微信服务号
视频号
微信订阅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74号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