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着叫号器的传呼声,焦急的父母推门而入,将裹在襁褓中的婴儿轻轻放在检查床上。
父母:医生,我的宝宝脖子歪啦,麻烦您仔细检查一下。
医生: 不要着急,我来检查一下,宝宝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父母:其实宝宝1个月的时候就发现了,我们一直以为他喜欢偏右边睡觉,也没放在心上,这两天发现宝宝的头摆不正了,右侧脖子很硬,里面好像长了一块东西,有鸡蛋那么大了。
超声科医生经过仔细的检查,出示了一份详细的B超报告单。原来这个宝宝患了小儿斜颈,俗称“歪脖子”。
报告单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斜颈,医学上称之为“先天性肌性斜颈”,是由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头向一侧偏斜的疾病,有时候会在宝宝的患侧颈部摸到肿块或感受到患侧肌肉非常紧张,严重者可同时伴有同侧脸部发育畸形和颈椎侧凸畸形。
斜颈的原因是什么呢?可能和宝宝在妈妈子宫内拥挤的环境有关,也有专家认为是供应胸锁乳突肌的动静脉支闭塞引起肌肉的纤维化。
出现什么样的症状,需要来检查呢?宝宝睡姿异常,头喜欢向一侧睡,时间久了,宝宝的一侧脖子有个“鼓包”,用手一摸就像“骨头”一样。
以往,儿科医生靠触诊、凭经验得出斜颈的诊断,但对于肿块还不明显的患儿,笼统的诊断为“姿势性斜颈”,嘱其回家纠正姿势,但患儿纠正数月后仍不见起色,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现在,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多切面连续扫查胸锁乳突肌, 对比双侧胸锁乳突肌厚薄,内部回声及肌纹理的变化情况,是否形成包块,并且观察病变区血流信号,确诊率可达到100%。
研究表明:患儿1月龄左右开始干预的,治疗时间大概需要6个月左右;而6月龄后开始干预的,治疗时间可能增加至9~10个月,且恢复程度相对较差;未进行康复治疗的患儿,斜头、颜面部不对称等情况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颈椎、胸椎代偿性侧凸等严重问题,而且将来很可能要面临手术治疗。
此例中的患儿,在我院的小儿中医馆经过治疗之后,再次复查超声:超声荧幕上两侧颈部胸锁乳突肌的厚度已经达到基本对称了,达到了痊愈的标准。
如果发现宝宝总喜欢把头转向一侧,出现了歪脖子的情况,颈部有肿块,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来专业机构就诊。症状轻的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通过局部热敷、按摩手法治疗和超声波治疗;症状严重者、治疗效果欠佳者、超过一周岁者,则建议通过手术治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减少患儿的痛苦。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