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图文/戴培乐)“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中医养生,阴阳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身体保持阴阳动态平衡的状态。另外中医养生把天、地、人作为统一的整体,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其中因时而异,讲究人应该顺应大自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生发之气;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状态。24节气也有各自的规律,本文将从夏至节气的特点浅谈几点中医养生。
夏至日为6月21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从夏至日起,气温开始进入最热的阶段。夏至节气为6月21日至7月6日。
从中医理论讲,夏至节气的自然界阳气最旺,达到极致。人体相应阳气亦盛在体表,则阴伏于里;另外气温高多汗,宜伤阴耗气。
一 情志调养
宜: 夏至阳气旺盛,天气炎热。汗多耗心液、易扰心神,应“心静自然凉”。
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达。
不宜: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达
二 起居调养
宜:夏至晚睡早起,并合理安排午休时间,即避免炎热之势,又可补充午夜的睡眠不足恢复疲劳之感。
不宜:因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三 运动调养
宜: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
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液,也宜损阳气。
四 饮食调养
宜:夏至阳盛于外亦多汗,多食酸味,以敛阴固表;容易心火过旺,宜食苦味有助于泻心火。汗为心之液,夏至多汗多食咸味以补心液。夏至饮食宜清淡,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
不宜:夏至阴伏于内,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不可过寒,冷食不宜多吃,少则犹可,贪多定会寒伤脾胃。西瓜、绿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不宜煎炸、肥甘、厚味,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
五 茶饮调养
宜:夏至汗多伤阴耗气,宜服养阴益气、清热解暑、调理脾胃、清心除烦、养心安神类茶饮,宜热饮,祛湿散热不伤阳。
不宜:辛热耗气伤阴的茶饮。
附件:
为打造医院的中医药文化、公益文化,瑞安市妇幼保健院中药房在病区与门诊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免费24节气养生茶。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