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你帮我看看,我这生完肚子怎么还是变不回来?我平时在家明明都有跟着小红书上的教程进行锻炼的”赵女士(化名)是一位刚生产完不久的二胎妈妈,她发现在生产完42天后,自己的肚子还是没有恢复到孕前的状态,而且还经常感到腰酸背痛。
经了解,赵女士生完一胎后没有经过产后康复。于是,医生安排赵女士进行了腹直肌B超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赵女士明显存在腹壁疝与腹直肌分离的情况。
什么是腹壁疝? ?
腹壁疝,是指由于腹腔内压力增加,导致腹部脏器(如肠管)通过腹壁薄弱区域向外突出的一种疾病。
生个孩子怎么就腹壁疝了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妊娠期间,受体内激素变化,促使结缔组织弹性改变,以利于胎儿发育及分娩,随着胎儿在宫内生长,腹腔脏器发生移位,腹壁所承受的机械性压力也越来越大,腹白线由于被拉伸,变得越来越薄,腹直肌松垮,腹直肌间距增大,从而产生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会直接导致腹壁松弛,分离的程度越深,腹部肌肉越弱,对腰背部的承托力就会越小,从而出现腰酸背痛,严重则导致腹壁疝的形成。
腹直肌分离的类型
腹直肌分离的危害
1. 腹壁外观改变。
2. 腹肌酸痛不适与无力,腹壁松弛
3.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4. 腰背疼痛影响骨盆稳定
腹直肌分离的自查方法:
仰卧,两腿弯曲,露出腹部,左手在头后支撑,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身体放松。将上身抬起,感觉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如果感觉不到挤压,那么就把手指向两侧挪动,直到找到紧张的肌肉,测量两侧肌肉的距离。
目前腹直肌分离诊断标准≥2指宽正常:两指以内(含2指)
需改善:2-3 指
需就医:3 指以上。
如果两侧肌肉的距离大于3指就属于比较严重的腹直肌分离,有可能引起疝气(小肠从腹壁突出),需及时就医。
重点来了,如何治疗腹直肌分离?
很多宝妈为了尽快恢复到孕前的体型,会在家盲目地做仰卧起坐,或者进行卷腹运动。
殊不知,训练腹直肌常使用仰卧起坐,卷腹等对抗练习,不但改善不了腹直肌分离,反而还可能使腹直肌分离更加严重。
不妨试试以下两种方法哦!↓
1.运动治疗-腹部核心肌训练-桥式运动。
原理:桥式运动可以有效地锻炼腰背部肌群,训练核心力量,加强对骨盆的力量控制。
动作要点:全身放松仰卧位,双膝屈曲90度,双脚与髋部同款,两膝之间一拳距离,双手放置身体两侧,做腹式呼吸,吸气鼓肚子,呼吸抬,下腹部核心收紧与肩部成一条直线,保持两秒钟,吸气的时候保持去干不动,呼吸的时候躯干放松,脊柱从上而下逐节回落,骨盆回到中立位。
臀桥每日两次一至两次,每次15-30个
2.神经肌肉电刺激: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中心有着丰富的产后康复经验,运用电刺激和手法推拿,腹直肌分离效果良好,经皮电刺激使腹部肌肉被动收缩,刺激肌群恢复到正常形态后使用手法推拿治疗,对腹直肌分离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对于产后等易发生腹直肌分离人群,应及时自查,是否存在腹直肌分离,对于自查可疑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检查和评估,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