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健康咨询热线: 0577-66888120
咨询时间: 08:00-11:30 | 14:00-17:00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如何辨别新生儿黄疸

作者:许高平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2 10:02:18 浏览量:

 

“医生、护士,我家宝宝皮肤、眼睛很黄,需要吃药吗?需要住院治疗吗?

几乎每个年轻的爸爸、妈妈都会有这样的困扰,现在简单普及一下新生儿黄疸的小知识,希望我们的介绍,对年轻的爸爸、妈妈有一点帮助,能适当选择最佳的方式,帮助宝宝度过黄疸期,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母乳性黄疸一般在停止母乳喂养2448小时黄疸明显减轻至黄疸自然消退,也可以通过增加母乳喂养量和频率以及阳光照晒得到缓解,需要注意的是晒太阳时要遮挡新生儿的眼睛和生殖器。如果是病理性黄疸的话,主要的治疗方式是照蓝光,所以必须到医院儿科就诊后治疗并复测经皮测胆红素,了解治疗效果。

那么新生儿黄疸怎么分辨呢?

生理性黄疸是大部分发生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疸,于第4-6天最重,足月儿在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延迟至第3-4周才消退。且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通常只限于面部及上半身,在此期间宝宝一般情况良好,体温、食欲、大小便的颜色皆为正常,生长发育正常。

母乳性黄疸是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生后一周内,由于热量和液体摄入不足,排便延迟等,使血清胆红素升高出现的这种黄疸。常见的母乳性黄疸症状包括有大小便的异常、出现发育异常和肝脾肿大,症状一般发生在出生之后的四到五天,期间黄疸的现象会慢慢加重。

病理性黄疸出现过早,黄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程度过重,血清胆红素超过生理性黄疸限度或每日上升超过5mg/dl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在第2周末或早产儿于第3-4周肉眼检查仍有黄疸者或黄疸退而复现,结合胆红素大于1.5mg/dl以上现象需积极查明原因及时治疗。除黄疸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动,少吃或体温不稳定等,应尽快就医。

那么新生儿黄疸怎么护理呢?

首先,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如果肝胆道发生问题,大便颜色会越来越淡,甚至变成白色时候宝宝身体突然又黄了起来,就必须就医。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处理好的胆红素会由胆管到肠管后排泄,粪便因此带有颜色。当胆道闭锁,胆红素堆积在肝脏无法排出,则造成肝脏受损注意观察宝宝的日常生活:只要觉得宝宝看起来越来越黄,精神和胃口都不好,或者体温不稳、嗜睡,容易尖声哭闹等状况,都要去医院检查。

其次,仔细观察宝宝黄疸的变化。黄疸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我们可以从眼睛开始观察。如果不知该如何观察,建议可以按压身体任何部位,只要按压皮肤呈黄色就要注意了。

最后,勤喂母乳。如果是因为喂养不足所产生的黄疸,妈妈必须要勤喂母乳,因为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勤吸吮会刺激泌乳素的分泌,乳汁的分泌会越来越多。不要以为宝宝吃的不够或因持续黄疸,就用水或者糖水补充。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有帮到你了吗?

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瑞安市万松东路521号
邮编:325200
母婴健康咨询热线:0577-66888120
投诉电话:0577-58815330
微信服务号
视频号
微信订阅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574号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