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孕妈妈担心孕期运动会对胎儿造成伤害,但也有不少孕妈妈会选择在孕期进行运动,比如知名艺人陈意涵透露自己在怀孕期间几乎每天坚持跑步五公里,而著名体操冠军刘璇在怀二胎时也在社交网站上晒出了自己孕期游泳、跑步、倒立等各种运动的照片。那么怀孕的时候应不应该做运动?孕妈妈们在怀孕的各阶段里又该如何适量而科学地运动?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一、孕期应不应该运动?
怀孕期间能不能运动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状态和体质,在掌握自身健康状况的情况下,适量的运动可以对母儿的身心健康均有裨益。
(1)对准妈妈而言
孕期运动不仅有助于改善胃肠道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便秘,缓解孕中晚期的腰背痛等症状,还可以帮助控制孕期体重,降低孕期妊娠糖尿病等并发症的风险。而且孕期运动还可以增强准妈妈的心肺功能,提高准妈妈的体力,有助于缩短分娩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并且可以降低产后抑郁的风险。
(2)对宝宝而言
孕期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胎儿健康发育,控制新生儿出生体重,减少巨大儿出生率,对预防儿童肥胖也具有积极作用,而且能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另外有研究表明,孕期运动对提高子代认知能力、学习记忆能力有帮助。
二、哪些孕妈妈需要运动?
所有无妊娠期运动禁忌症的孕妇均建议在妊娠期进行规律的运动,尤其包含:
1.孕前运动较少的孕妇;
2.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
3.孕前已经超重和肥胖的孕妇;
当然不是所有的孕妇都适合进行妊娠期运动,妊娠期运动的禁忌症包括: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未控制的高血压、甲状腺疾病、1型糖尿病、宫颈机能不全、持续性阴道出血、先兆早产、前置胎盘、胎膜早破、重度贫血、胎儿生长受限、多胎妊娠(三胎或以上)、其他严重的心血管、呼吸或全身疾病等,有以上情况的孕妇除日常活动外,不建议行进规律运动。
三、孕期可以做哪些运动?
准妈妈可进行的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和孕妇体操等,这些是推荐的安全形式的运动,另外要注意避免有身体接触、有摔倒及受伤风险的运动。
孕早期(1-12 周):由于胚胎的发育还不完善,孕囊着床不稳定,剧烈运动刺激子宫收缩容易导致流产,因此怀孕初期,可适当辅以一些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等,一般不建议剧烈运动或劳动,特殊体质除外;
孕中期(13-27周后):孕妇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及过去锻炼情况适当增加运动量,进行力所能及的锻炼,如游泳,孕妇体操、瑜伽等。
孕晚期(28周后):孕妇体重快速增加,孕肚明显,这时孕妇的行动不适很方便,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胎膜早破或子宫收缩,导致早产,孕妇可以选择散步或适当做一些家务劳动代替运动,但要避免用力过大,尤其不能抬、提重物。
四、什么时间、什么原则?
坚持有规律运动,专家推荐无运动禁忌症的孕妇,妊娠期每周进行5天,每次持续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者每周应累积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且一周最少运动三天。
五、强度如何把握?
中等运动强度是指运动时心率达到心率储备的60%-80%,或感知运动强度评分为13-14分。
当然,由于我们每个人对运动负荷的感受有很大不同,而且平时运动时也不会用到专业监测设备,那么孕妈妈在日常运动中如何判断我们平时的散步,瑜伽等运动,是否已经达到中等运动强度标准了呢?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小方法大概评估一下:在运动过程中,感觉有一点气息急促,可以说话,但不能唱歌,这个状态就说明到基本达个人的中等运动强度了。
当然妊娠期前无运动习惯的孕妇,妊娠期运动应从低强度开始,循序渐进。
安全注意小tip:
(1)孕妇运动时心率不能过快,运动中如出现晕眩、恶心或疲劳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如发生腹痛或阴道出血等情况,要及时于医院就诊;
(2)运动前需热身,着装宜宽松舒适,鞋要合脚轻便;运动中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在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中运动,防止虚脱,量力而行;注意保暖,以免着凉;最好在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的场所锻炼,运动结束后注意舒缓放松。
(3)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若使用胰岛素治疗,需警惕运动引起的低血糖,尤其是孕早期;孕前肥胖孕妇应尽早开始运动,并应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循序渐进。
当然对于前面提到的两位明星妈妈,她们的运动强度有部分是明显超过指南推荐的,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护下进行。
总而言之,准妈妈应在医生和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孕期运动,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孕前的运动习惯选择运动类型,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为了更舒适的孕期,更健康的身体,带着宝宝一起运动吧!
医生简介:
陈雅 主治医生
2010年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从事围产保健工作10余年。
专业擅长:孕前保健、产前保健等。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门诊地点:门诊大楼210诊室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