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不爱吃饭?“涨肚子”?有口气?其实这都是积食在作怪。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积食了,家长可以根据这几个方面来判断。
(1) 嘴里有味儿。闻孩子嘴里是否有味儿是一个判断孩子是否积食的重要依据,中医说脾气往上升,胃气往下降——胃气以往下边走为顺。我们吃的食物进入身体以后都是要往下走的,因此胃气也会跟着往下走。积食会使孩子的脾胃之气堵塞,不能顺畅地下行,于是,脾胃之气就会上逆,带着脾胃消化食物的味道往上返,导致孩子的嘴里有酸腐的气味。
(2) 大便比较臭。如果孩子最近大便的味道比较臭,有腐败的味道,也可能是由积食导致的。
(3) 吃东西肚子胀。如果孩子吃了东西觉得肚子胀痛,而且经常如此,极大可能是积食了。有的家长可能会疑惑:孩子明明饮食清淡为什么会无法消化呢?这可能是以前积食伤到了脾胃,虽然现在食物已经运化出去了,但是脾胃受的伤并没有恢复。中医将这种状态也称为积食,这些都需要通过时间来慢慢地调理恢复。
(4) 舌苔变厚。孩子积食后,舌苔可能由白变厚、变黄、变黑,尤其是舌头中间部位的舌苔变厚。舌左侧对应肝,右侧对应胆,舌尖到舌中部之间的位置对应心、小肠、肺,舌中间的部分对应脾胃,舌中间到根部的位置对应的是肾、膀胱。因此舌苔厚说明孩子积食了。
注意,这几种表现不一定全部出现在孩子身上,但是只要出现其中之一,就要考虑孩子有积食的可能。
积食问题是小儿成长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为什么会积食呢?
孩子吃的食物大于脾胃的消化能力。
大部分家长都有着“担心孩子吃不饱”的心态,而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脾胃功能相对滞后,胃肠道的吸收能力较差,很容易引起积食。此外,节假日,孩子若摄入大量食物,且平常的饮食时间和规律容易被打乱,不规律的进食大量不易消化的食物更容易导致积食。
发现孩子积食了,怎么办?
(1)“消积饮”化积。如果发现孩子积食了,家长可以给孩子喝消积饮(焦三仙和炒鸡内金熬水)。焦三仙是焦山楂、焦麦芽和焦神曲三味药的合称,这些药材在正规药店都能买到。以6岁的孩子为例,这四味药各用6克,倒2杯水一起煮,开锅后小火再煮20分钟即可。每天饭后半小时服用,一般1天喝3次。如果孩子年龄较小,则用量酌情递减,如3岁孩子用3克。注意,孩子积食的症状消失就可以不用再喝了。如果孩子积食不严重,家长也可以只用焦三仙各6克熬水给孩子喝。
(2)捏积法消积。捏积,即捏后背消积。捏积的适宜年龄一般是7岁以下,方法是用手指捏住皮肤,顺着脊柱的方向(从小朋友的臀部到颈部)捏。如果是从下往上捏,有补阳的作用;而从上往下捏,则有清热、补脾的作用。
(3)推脾经调理。推脾经可以调理孩子的积食、厌食、容易腹泻等问题。推拿手法根据力道的不同,分为泻法与补法,泻法,力度要重一些,速度要快一些;补法,力度要轻一些,速度适中。孩子的脾气常常不足,所以多用补法,少用泻法,而且补法最好在孩子身体没有疾病症状时给他做。给孩子推脾经的力度越轻越好,因为孩子的皮肤比较娇嫩,太重的话孩子会疼、会难受,不让推。家长可以先在自己身上试做一下,有轻抚感即可。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