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母乳瓶喂”成为热议话题,即吸出母乳用奶瓶喂养,看似能减轻夜间哺乳负担。然而,“母乳瓶喂”真的能让妈妈更轻松吗?对宝宝和妈妈都有益吗?母乳亲喂与瓶喂有什么差异呢?
首先,宝宝获得的营养和菌群不一样
吃母乳的宝宝和吃配方奶的宝宝免疫力有所差异,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二者的肠道菌群有着明显的区别,母乳宝宝肠道含有47%的双歧杆菌,奶粉宝宝仅为15%。宝宝在母亲乳房上吸吮母乳,除了吃到奶,还会吃到皮肤表面的需氧菌和乳腺管当中的厌氧菌,这奠定了宝宝肠道菌群的基础,也很好的保证了宝宝的肠道发挥其“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的作用。
2019年《细胞》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针对乳汁的大规模分析显示:与直接母乳喂养相比,吸奶器吸出母乳瓶喂,乳房不接触宝宝口腔,与乳汁中潜在病原体的大量增加,菌群多样性减少有关。母乳中有丰富的菌群,可能有助于建立婴儿肠道微生物群,反过来乳汁中的菌群还能受到宝宝口腔菌群的影响。因此母亲也无需在每一次喂奶前过度清洁乳房,这能保护和促进宝宝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
所以说,中断“母乳亲喂”,选择“母乳瓶喂”可能会改变婴儿的微生物群,导致易患过敏、哮喘和肥胖等慢性疾病。
其次,对宝宝的口腔发育存在一定影响
在宝宝吮吸母亲的乳头时,独特的深入含接大部分乳晕并依赖两颊脂肪垫,形成密闭空间的吮吸方式,与浅浅地吮吸并依靠重力与负压获得乳汁的方法,在促进孩子口腔肌肉下颌骨的发育效果上,有天壤之别。
前者使面部和口腔相关肌肉,骨骼以及神经都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对错牙合(最常见的是地包天)有很大的防护作用。而后者,反而是错牙合最大的风险因素之一。
第三,某些意想不到的风险
瓶喂相比亲喂,存在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风险,例如:
①乳汁吸出后在容器壁上会黏附一些脂肪、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导致免疫物质和营养物质会有一部分的流失;
②母乳保存时维生素C的降解非常快;
③冷冻后的母乳中免疫活性蛋白会有所降低;
④瓶喂影响母亲泌乳量:吸奶器刺激奶阵的能力一般都比不上宝宝的吸吮能力,可能还会有堵奶/奶量下降的风险;
⑤宝宝过度喂养的风险:宝宝无法再向母亲表达他的需求,他只能被灌得睡过去,犹如成人饱餐一顿昏昏欲睡一样;
⑥亲子关系中断的风险:宝宝会越来越倾向于省力的奶瓶模式而拒绝乳房,当他回到妈妈乳房的时候变得很烦躁和抗拒,或者使用吃奶嘴的方式去吮吸,甚至咬妈妈的乳头,导致宝宝和妈妈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
⑦宝宝肠道不适的风险:乳汁中的乳糖含量就相对高,在肠道里很快就过,肠道表面的乳糖酶来不及分解消化乳糖,剩余乳糖会跑到大肠,肠道细菌会把乳糖降解,产酸、产气、产泡泡,更容易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
⑧双倍遭罪的风险:母乳瓶喂会增加很多额外的工作——吸奶器吸奶、清洗、消毒、加热等等。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主治医师崔铭萱说,母乳亲喂的优点在于自然、能增进母子感情,对宝宝来说有更多好处,如自主控制吃饭速度、增加安全感等。同时,对母亲也有不少好处,如减少堵奶、不伤乳腺等。虽然亲喂在时间、场合上可能受限,并可能存在乳头问题,但总体来看,亲喂的益处更为显著。
另外,困扰宝妈们的“宝宝频繁要求吃奶”的原因有很多,很有可能不是因为饿:例如黄昏焦虑,环境变化导致的不适应,吃多了肠胃不舒服,某个猛长期等等!宝宝频繁要求“吃奶”并非每一次都是在“真正地”吃奶,很多时候,仅仅是浅浅地吮吸,也就是满足吮吸需求。有些宝宝的哭闹,只是提示宝宝身体不适。这些需要母亲仔细观察判断。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否定使用奶瓶喂养母乳的做法,而是为了让妈妈们更充分认识到选择母乳瓶喂有可能会遇到的挑战。如果宝宝确实因某种情况无法亲喂时,那么使用奶瓶喂养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旦条件允许,还是建议妈妈们尝试恢复直接哺乳的方式。
版权所有: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浙ICP备2024083690号-2 Copyright © 2022 Women'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